据路透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周二上调亚洲经济预测,原因是中国经济复苏提振经济增长,但警告说西方银行业困境导致的持续通胀和全球市场波动带来了风险。
这篇新闻还报道说,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报告,亚洲经济继2022年增长3.8%之后,今年预计将增长4.6%,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约为70%,较10月份的预测提升0.3%。
关键引述(源自: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中国经济重新开放对亚洲地区至关重要,中国经济增长对亚洲经济的溢出效应被认为集中在消费和服务部门需求,而不是投资。
2023年,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将成为世界主要地区中最具活力的地区,主要是由中国和印度经济蓬勃发展的前景所驱动。
与世界其他地区一样,预计2023年内国内需求仍将是整个亚洲最大的增长引擎。
中国和印度将成为主要的驱动力,预期经济增长分别将达到5.2%和5.9%,尽管亚洲其他地区经济增长预计也将在今年触底反弹。
虽然到目前为止,美国和欧洲金融部门压力对该地区的溢出效应已被相对遏制,但亚洲仍然易于受到金融状况收紧以及资产突然和无序重新定价的影响。
虽然亚洲维持强大资本和流动性缓冲来抵御市场冲击,但该地区高杠杆企业和家庭部门对借贷成本的急剧上升的风险正“明显”加大。
未能将通胀率降至目标以下的成本可能会超过保持宽松货币状况带来的任何好处。
短期内收紧力度不够,需要以后不对称地推出更多货币收紧政策,以避免高通胀根深蒂固造成更大经济收缩更易于出现。
其他消息:标普500指数期货、国债收益率因美国债务上限问题而回落,市场全面回归